聖心教育實踐家
2024天主教聖心會國際教育計畫委員會大會文獻揭示著,我們的世界正處在一個歷史性的矛盾時刻。也是充滿希望和一切可能,身為聖心教育工作者的我們,承續著聖心會會祖聖瑪德蘭索菲修女的教育遺產,要在世界中活出並彰顯耶穌聖心的態度與情感,更要在工作領域上傳承祂的愛與教育價值,這對於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至為重要的。
要傳承與實踐索菲的願景,持續培養成為聖心教育家,在台灣聖心小學肩負教育使命的我們,須具備以下的教育家圖像以及實踐的承諾:
- 成為正直且真誠的人(Bepersonsofintegrityandauthenticity)
我們渴望活出人的價值,須培養聆聽與對話、有耐性與他人親近的態度,並能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自我覺察以及願意學習改變,且能將一致性與責任融入教育實踐中,始終以相互尊重與信任為做人處事的準則,更能敞開心胸在生活中反思,保有真誠且正直地從事教育工作,並具體實踐。
- 成為不斷學習成長的人(Bepersonscommittedtoongoingformation)
我們要以聖心教育理論,透過不斷的學習,改變心智模式,超越自己,確保有足夠的能力來勝任工作。並且能創新方法來教導、指引與陪伴每個人,發揮團隊學習並與大家相互合作、交流與積極參與活動;也能透過深化內在生命持續改進,並以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中實踐。
- 成為活出慷慨與喜樂的人(Bepersonswholiveingenerosityandjoy)
思索著索菲對教育的願景,我們重視深植於慷慨的精神與喜樂的心,尤其感受到平衡的靜默是至關重要的,如此,才能使我們有機會傳遞喜樂給他人。也時時懷抱著感恩的心,讓我們變得更為慷慨,持續透過自身的話語與行動實踐,在工作中創造希望,讓教育能不斷地傳遞喜樂與慷慨。
- 成為能承擔教育使命的人(Bepersonswithaneducationalvocation)
教育工作者在關注每個人的成長時,必須陪伴並幫助孩子們發展自我天賦、才華與潛能,更能重視每個人在各層面的不斷成長,如:情感、靈性、生理、智慧與社會化。也能進一步拓展自我視野,勇於承擔教育使命,時時鼓勵工作上的付出與欣賞成果,建立一個能共享與具韌性的教育環境。
- 成為與團隊合作的人(Bepersonswhoworkinateam)
在聖心的教育團隊中,我們重視團結、無私與慷慨的態度,並以相互合作創造加乘的效果,更能在團隊行動與實踐的歷程中,共同面對挑戰,彼此包容,解決問題;並且能持續的反思自己,也能與他人用謙卑和欣賞的胸懷作為溝通協調的方式,創造彼此共享的團隊氛圍,達成共好的教育目標。
- 成為視教育為與世界互動過程的人(Bepersonswholiveeducationasaprocessofinteractionwiththeworld)
在聖心的教育工作夥伴,除了要了解聖心會的使徒優先工作(教育、靈修、正義、和平與萬物合一、培育)以外,更需透過與社會文化的互動與對話,進一步關注世界的發展趨勢,保持開放的心,樂於接受改變,並將正義、和平與萬物合一(JPIC)列為優先考量。教育的工作也必須與時俱進,帶領與陪伴身旁的夥伴,與世界互動,成為國際聖心人。
教育是有意識的實踐歷程,從聖心教育家圖像中,我們發現聖瑪德蘭索菲對於教育的直覺,期待我們聖心的教育工作者能了解我們共同的願景,以及有效的實踐教育的核心價值,透過相互尊重的動力,喚醒每個人的自我認知與承諾,有效轉化在工作上的實踐,也能體會教育是愛的歷程,用心培育每個人的價值,更創造我們共同的教育價值,成為最有實踐力的聖心教育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