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奇之母瞻禮日
無論在哪一個國家的聖心學校,都可以看到「可奇之母」這一幅畫像,它是會祖-聖瑪德蘭索菲所嚮往的理想人格,更是全球聖心學校的「主保」。「可奇之母」聖像,於一八四四年由聖心會法籍初學修女琳珮德洛(PAULINE PERDREAU)在羅馬城西班牙廣場的聖三修院(TRINITA DEI MONTI)繪製而成。一八四六年十月二十日教宗比約九世參觀修院,驚見此畫,讚為「可奇之母」。後遂以此作本像之名。同年十一月始,凡藉可奇之母轉求者必蒙奇蹟恩寵。有一天生瘖啞修士名布朗滿,九日敬禮後,竟能開口發聲。經此奇蹟,教宗特准在此聖像前做彌撒。次年一八四七年十月二十日聖教會欽定為可奇之母瞻禮日。「可奇之母」流露出聖母內心的恩寵生活,讓我們想起信仰的真理,並使接受眷顧的我們按照天主的旨意生活。
我們學習聖母祈禱、讀書思考及工作這三個基本生活態度。藉由聖母所喜愛的百合花,環遊校園一周,我們唱詩、祈禱、獻上百合花。讓美善意念寧靜心思。

秋季健行是每學年上學期學務處體衛組的重要業務,規劃一至六年級全校性親師親山的活動。
整體籌劃,依據以往路線及經驗,先進行探勘,其次詢問曾經擔任過領隊或者帶隊老師經驗,最後綜合相關建議,確定學年一至六年級路線。
整個籌備時間約為一個月,除了晴天路線之外,這次也針對雨備探勘幾條新步道,包含二年級芝山岩、三與四年級貴子坑及六年級淡水右岸等。每條路線包含領隊、帶隊教師、隨班導師、隨車老師及義工家長等,約7-20人的龐大支援團,促成整個活動的進行。

聖心小學學習成果發表會活動
聖心小學學習成果發表會活動成果展,為延續本校正規學習的教學特色,提供學生多元的學習體驗,展現當年度課程特色及學生學習成果。型式以:
(1)二、四、六年級音樂、舞蹈、英語、閩南語、索菲、體育等課程為主體的動態學習成果
(2)全校的靜態成果展現,內容包含課後展延課程成果展、
收集作品有課程 (長文教學筆記)、自主學習 (領導力相關、各類筆記)、多元展現 (英文議題報告、各課程發表)、其它 (美術、作文、書法) 等